回答1:
津巴布韦(Republic of Zimbabwe),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国土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国家人口1690万,官方语言为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1895年,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位。1953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合组为“中非联邦”。1963年底,“联邦”解体。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政府,并于1965年11月宣布独立。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距近建国已经42年了。
回答2:
津巴布韦共和国(Republic of Zimbabwe),简称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津巴布韦在1980年之前原本称为罗得西亚,这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
津巴布韦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系内陆国家。东临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面与博茨瓦纳和赞比亚相连。全境为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面积390759平方公里,人口920万(1988年),非洲人占绝大多数,主要有绍纳族和恩德贝莱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大多数非洲人信奉原始宗教。首都哈拉雷。
津巴布韦实行执行总统制,经济发展水平在南部非洲仅次于南非,工矿业部门多样化,有相当的加工能力。矿藏丰富,有煤、铁、石棉、金、银、锂、锡、钨、铀、镍等。其中,金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宇航所必需的铬产量居世界第2位。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有南部非洲“粮仓”之称的津巴布韦对外奉行积极的不结盟政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非洲团结,积极发展同南部非洲国家的地区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不结盟运动;主张全面、彻底的核裁军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津巴布韦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国家,在独立之初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被誉为“非洲面包篮”,大量粮食出口周边国家,在饥荒之年养活了大量的非洲饥民。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