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北京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北京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起源与许多文化名人有关。这些文化名人大多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忠孝之人,二是与“水”有关:屈原投河自尽,伍子胥死后被抛入水中,曹娥为救父亲也投河自尽。在民间流行和有影响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到了宋朝,为了表彰屈原的忠诚,把他封为忠义英雄,5月5日正式过端午节。
北京文人有端午节去二闸三中寺烧香的传统,这里供奉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殿内宽敞,殿后有流苏亭,面向通惠河。
一、游天坛
卷二卷103010:“五月五日午前,天天聚天坛避毒。下午,走马潭城墙下。江城没有丝段粟米习俗,但也是粟米。没有赛车的习俗,也有比赛。还有钟馗游戏,一个男人被装饰成钟馗,手里挥舞着一把剑,面前举着一根纸球棒,以示迟到。遵循所有的仪式仪式,走过驱魔的市场。”此外,端午节期间老北京还有马戏和抓鸭活动。
端午节期间,老北京还有逛天坛的习俗。辛亥革命后,北京人在端午节参观以前的皇家园林是一种时尚,参观天坛也很流行。人们认为这个地方可以治毒,所以游客比较多,其他皇家园林也是人们游览的热门地方。除此之外,什刹海、金鱼池、高梁桥、二闸都是端午节游玩的地方。
二、挂菖蒲插艾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老北京人在庭院和屋檐前挂菖蒲、插艾叶过端午节。在民间用来驱邪。
在端午节,人们将菖蒲雕刻成小图形和葫芦,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以求好运。有些人还用菖蒲根泡酒,认为喝了它可以健康长寿。菖蒲的叶子形如剑,民间炼丹家称之为水剑,说是可以杀千害万。菖蒲在身上辟邪避害的文化寓意也使其成为人们过端午节的必备物品。
三、贴葫芦花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它是“福禄”的谐音。红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有“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从农历四月底开始,小贩们就在街上叫卖。据说葫芦能治“五毒”。5月1日贴,5月5日中午摘下扔掉,称为“抛灾”。
除了贴葫芦花外,还有以钟馗为题材的《朱砂色尔》,以及在黄色表纸上写下咒语的《石天赋》,都是为了驱邪、投毒。
四、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老北京的端午节还有一个名字:女儿节。已婚妇女想在端午节回父母家探亲。走亲访友时,胳膊上缠着五颜六色丝线、胸前插着红色绒花的小媳妇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
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把这个节日叫做“女儿节”。已经订婚的男人* *会给他未来的家庭一份礼物。如果他准备在下一个端午节前结婚,他也会送一份正式的礼物,主要是给长辈的酒肉和给未婚妻的衣服。媳妇回娘家会带酒带肉,同时娘家会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
五、佩五彩粽子
五彩的粽子是辟邪的。它的内壳是纸板做的,大小一般在2cm左右。五颜六色的丝线在外面连成一串。有街边卖的,家里的* *女孩也有自己做的。
除了五颜六色的粽子之外,还有技艺高超的媳妇或姑娘们用绫罗做成小老虎,还有的把它们缝成樱桃、桑葚、
在端午节,北京的孩子们喜欢玩一种叫做“斗草”的游戏。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早期的斗草游戏,很可能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而形成的中医草药学密切相关。古代人每年端午节在郊区采集草药,放在艾草门上,以解暑毒。而打草则是古代人在端午节休息时相互嬉戏、取乐的一种休闲游戏。
打草的方法之一就是比较草的韧性。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前注意寻找那些有坚韧的草或花茎的作为自己的参赛选手,从而无形中形成了识别花草的要求。那种能把所有草都打下来的选手,成为公认的草王。另一种打草的方式是竞争谁摘的花草品种多、新颖。
2北京端午节吃斗百草.
老北京人也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一般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制成,没有纯饮。黄酒有杀菌、驱虫、消除五毒的功效,中药也用于治疗皮肤病。在古代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时候,用雄黄泡酒可以解毒止痒。对于未满饮酒年龄的儿童,成人将雄黄酒涂抹在额头、耳朵、鼻子、手、脚、心脏等部位。意在消毒防病。
六、喝雄黄酒
供奉给神和祖先的供品一撤下,就成了全家人的食物。一般人们只供应类似桃酥的“五毒饼”,在第五天晚上撤;中年人放枣糯米团子,鲜果,一天一撤,防止腐烂。
有钱人吃玫瑰蛋糕,西京苗丰出产的玫瑰蛋糕是高贵的。把玫瑰和蜂蜜混合好做成馅,做成饼,放在火上烧,就叫端午饼。分为面点和脆皮饼,很贵,每斤八块左右,每块的价格相当于两斤白面粉,一般人买不起。在五一节吃玫瑰蛋糕是非常吉利的。一般来说,人们会蒸自己的包子或玫瑰馅的甜卷,以满足节日的习俗。
七、吃玫瑰饼
北京的端午节粽子是用芦苇叶包裹的黄米枣粽子,以密云县产的枣*闻名。很多人自己包饺子,自己用。
黄米小枣粽子价格比江米粽子便宜,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甭管黄米江米反正都是粽子,都是用叶子裹着的,只要吃上粽子,就算过上了五月节。粽子也是一种节日礼品,有钱者可包入多种果料,钱少者也可以包无枣的清水粽,既是节令食品,也可以当正餐。
八、吃黑桑葚、樱桃
旧京端午节吃食自然也少不了水果。端午时节,樱桃更是大量上市,自然成为时鲜果品。
除了甜美喜人的樱桃,还有酸不叽儿的桑葚(音“刃儿”)。北京人讲究端午节吃黑色的桑葚,据说吃了之后不招**,也有说吃了黑桑葚就可以避免日后误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