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土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土白蔹(土白蔹的功效与作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性味】
又苦又冷。
《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
《岭南采药录》:味甘苦,性寒。
《南宁市药物志》:辛苦,冷。
【归经】
003010:入肺、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利湿散结、消肿。治疗热咳、痢疾、淋病、尿路感染、酒精性黄疸、风湿性关节痛、咽喉肿痛、目赤、湿疹、痈。
《泉州本草》:治瘫肢软,泡酒。产后养血炖鸡。治酒上头,缓解肠道刺激,敷恶疮。
《生草药性备要》:治疗酒精中毒;还能治风瘫,除痰,治体内四肢不宁,以酒泡之。
《岭南采药录》:排毒生肌,治疮痈溃烂。
《陆川本草》:清热,* *散结止痛。治疗发烧咳嗽和瘰疬疮。
广州** 《南宁市药物志》:治疗尿路感染、结石、小儿疳积、咽喉肿痛、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结膜炎、湿疹、疖肿。
《常用中草药手册》:滋阴清热,* *。治疗发烧,口渴,疮,蛇咬和腹泻。
《云南中草药》: * *祛痰排脓消肿,养胃生津。治咽喉炎症,肺热咳嗽,消渴,乳腺炎。
清热利湿,治疗肺热咳嗽、热淋、石淋、痢疾、酒黄、风湿关节痛。
* *消肿,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腮腺炎,蛇咬伤。
养血消食,治疗小儿疳积。
一、【土白蔹的临床应用】
* *将感染性炎症的根去皮研成细末,每次1 ~ 2元(儿童酌情服用),每日1 ~ 3次;或用凉开水调药粉外擦患处,每日1-3次。
急性肠炎、胆道蛔虫感染、烫伤感染、牙龈炎、扁桃体炎、分泌物感染、毒蛇咬伤等140例。其中治愈130例,无效10例。
在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对热辨证的人比较好,对寒辨证的人比较差。
高温会影响药物* *,宜阴干,研成粉末,用凉开水冲服。
土白蔹的选方
暑热:将藤茶用清水煎服,每次二至三次。
关节痛、风痹的治疗:将藤茶晒干研末,每次一元酒服。
治疗痈、疖、冻疮:将白蔹晒干,研成粉末,用茶油涂抹。(1)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以下方)
对于痈、疖、肿、咽喉痛、结膜炎、淋巴结核:五块钱到一两块钱的毛瓜根,水煎服。
将鲜根捣碎外用,敷于患处。(《泉州本草》 )
治蛇咬伤、蜂窝组织炎、湿疹、疔疮:鼠、黄瓜根五块钱,水煎。浇鲜叶外用或煎洗。(《广西中草药》 )
治漏:毛瓜鲜根一两,加猪大肠,水煎。(《云南中草药选》 )
二、【各家学说】
003010:“治瘫肢软,泡酒。产后补血炖鸡食。”“治酒之顶,消小肠之气,敷恶疮。”
《福建中草药》:“治愈酒精中毒。又治风痹,可除痰,治身内四肢不宁,以酒泡之。”
103010:“拔毒生肌,治疮痈溃烂。”
103010:“清热,* *,散结止痛,治热咳,瘰疬疮。”
003010:“滋阴清热,* *。治疗发烧、口渴、疮疡、蛇咬和痢疾。”
003010:“* *痰多,脓肿,胃生津。治咽喉炎症,肺热咳嗽,消渴,乳腺炎。”
土白蔹用法及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5 ~ 8元;或者泡在酒里。外用,研末,外敷或水煎服。
[备注]:
脾胃虚寒,无实火者,痈疮者不宜服用。不适合胃气弱,阴色淡的人。
《生草药性备要》:代理大使。反* *。
《岭南采药录》:不适合t
三、白蔹和土白蔹的区别
皮肤呈深色、红褐色或红褐色,有纵向皱纹、细横纹或长水平皮孔。
切面呈白色或浅红褐色,粉性差。
气
四、(一)白蔹和土白蔹的介绍
皮肤颜色较浅,土* *至棕* *,光滑或略有皱纹。
把面粉从白色切成黄白色,用强力粉。
闻起来像人尿。
解说:白蔹的常用名是蛇葡萄。历史上藤茶在香港、广东等地被用作藤茶,收《陆川本草》。显齿蛇葡萄和显齿蛇葡萄在产地上相差甚远,应区别使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