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
作者:三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11720/answer/2314474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始问题前,先来了解一下油枪构造。我参考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油枪随着技术和需要的发展,种类很多,在这我们就找其中的一种构造举例。大体的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以下分别是彩色图3 D图和实物分解图。你知道的,我是懒癌晚期...懒得做后期,所以图片你就对照着看好了。
A: 主要结构涉及以下几个部分:
1: 图一中部浅蓝色的阀门结构。对应图二编号的7,8,9
2: 图一出油管连接部位的浅蓝色自回阀门和出油管中内置的红色细管。这个图二里没有拆解。
3:图一的黄色的自封杆,由弹簧,黄色杆体和小钢珠组成,对应图二中的5号
4:图一中红色的自控膜片和自带的弹簧。对应图二的编号4
5: 图一中下部杠杆或者叫扳机,由灰色和黑色两部分组成。对应图二中的编号11.
B: 图三显示的是无油状态下,拉动杠杆油枪内部的动作。这个时候绿色箭头所标识的点,也就是编号9顶杆的下端作为杠杆支撑点受力,红色的自封杆可做自由移动。
C:图四中,进油管已经充满油料。也就是说已经存在油压。我们可以在图四中清晰的观察到,编号4的自控膜由于油压的作用已经向自封杆方向挤出。自封杆内的小钢珠对比图三处于顶出位,自封杆位置卡死。
动作完成后,图中中央部位绿色箭头所指支点为受力点。紧接着油料进入主腔,在油压的作用下顶开出油管末端的浅蓝色自回阀,开始加油。
我们注意到图五中存在一条绿色标注的细线。你可以对应图1中我所提到的那个红色细管。这个绿色细线所涵盖的空腔部分(包含从出油口至自回阀的红色细管,自控膜和自封杆之间的空腔),自回阀门处的通路还有高速通过阀门位置的油料共同构成了流体力学中的文氏管,有时我们也叫它文丘里效应:高速流体附近会产生压强减少,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当涌流达到声速,就是我们熟悉的拉法尔喷嘴了。 这个效应也是自动跳枪功能的基础。需要特别注意。应用在这里,它相当于在图中绿线区域形成了一个由负压作用导致的真空效应。
E: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跳枪部分,需要三张图一起来看图六时油箱加满,油面没过油枪出油口红色细管的下端。细管呈封闭状态。文氏管效应终止。
然后就是图七,负压真空状态也随着文氏管效应的终止而停止作用,在负压效果消失的瞬间导致自控膜和自封杆复位(自控膜和自封杆之间的负压区域消失导致的回弹)。主阀门由于支点复位,所以在弹簧的作用下自行封闭加油通路。过程完成。
回答2:
加满自动停止这是制动的呀